本報記者 李瑤
內務部街27號院北房,郭慧蘭踩著縫紉機,“噠噠噠”……針頭上下左右移動,一會兒工夫,一塊滌綸布就變成了一副嶄新、工整、漂亮的碎花袖套,在前院的“老好使Shop”里上架了。
“這袖套,咱們老年人干活兒必不可少?!惫厶m指著袖套,向一位顧客推介著。郭慧蘭今年75歲,就住在內務部街,與王順營等四位街坊剛剛擔任起“老好使Shop”的主理人。
“老好使Shop”是開在內務部街27號院里的一家小店,別看只有60多平方米,但老人的日常生活所需,在這里全能找到。比如“我的頭頂我做主”單元,貝雷帽、防曬帽、短卷發、空氣劉海等琳瑯滿目;“給孫子孫女的禮物”單元,白雪公主、鐵皮青蛙、小馬寶莉等各式玩具萌態十足;“不求人”單元,還有小手、葫蘆、圓球等各種形狀的拍打棒,以及癢癢撓、搓腳板、手電、放大鏡等生活用品?!懊恳患唐范际俏覀冊诶夏耆松磉呌^察、挖掘來的,是他們經年累月選擇出的特別好使的生活用品,‘老好使’的名字就由此而來?!?27號院創意運營團隊研究員園兒說。
2016年,內務部街27號院轉型為東城區朝陽門街道社區文化生活館。一群海歸年輕人負責設計和運營,為居民提供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務。當時,內務社區老年人口達75%,海歸們就構想開設一個連通老人、年輕人的文化空間。于是,他們主動走到老人身邊,了解大家的生活習慣、喜好和情感需求。
在很多老人家中,年輕人都發現了假發、帽子。除了刻板的黑色直發,咖棕色、空氣劉海等年輕元素也深受老人歡迎。在郭慧蘭家,年輕人還發現了各種各樣的“簾子”:用糖紙卷成卷兒串起來的、用珠子編起來的、用舊布縫制的……還有的確良、喬其紗、純棉等各類布料的,特有年代感。
2019年,“老好使Shop”開張了,里面的貨品全是從老人們身邊及他們常去的市場中淘來的。園兒說,“老好使Shop”不以盈利為目的、也不完全公開售賣,它實質上是一個以小賣部為形式的老年文化空間。力圖通過社區營造,讓更多人關注、了解老年人,同時以小賣部作為老、中、青年人對話和互動的“客廳”,增進彼此的了解。
這樣的初衷正在變為現實,年輕人正在成為“老好使Shop”的???,老年人也已成為“老好使Shop”的主人?!昂凸⒁?、王叔叔等相處,我們發現他們對老年生活的體驗和觀察很深入,所以我們邀請他們作為‘老好使Shop’主理人,嘗試看店、講解乃至選品,成為一個居民自組織,經營自己的店、打造老年人的專屬品牌?!眻@兒說。
“期望通過‘老好使Shop’這樣的自組織成長,培養更多居民‘主理人’?!?7號院運營負責人牛瑞雪說。她和團隊希望通過培養孵化,激發所有胡同居民的主人翁精神,推動他們從公共文化的享受者成為公共文化的參與者、引領者,從而逐步實現新老文化、新老居民的共生融合,讓胡同煥發生機。
-
走進沉浸式“宇宙空間站”——大型環境裝置藝術展《環宇無形》亮相首鋼園
-
“中流砥柱——中國共產黨抗戰文物專題展”在京展出
為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4周年,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聯合沈陽“九·一八”歷史博物館、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國內60家相關主題紀念(博物)館,共同推出“中流砥柱——中國共產黨抗戰文物專題展”,7月7日起向公眾開放。
-
“中流砥柱——中國共產黨抗戰文物專題展”在京展出
剛剛提交入黨申請書的武漢大學哲學學院2020級本科生郝璟榮在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4周年的這一天走過盧溝橋歷史遺跡,來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,感受中國共產黨帶領下的中國人民在抗戰時期走過的偉大歷程。
-
“公辦托管班”來了!如何辦好、管好?
無論是依托街道、社區,還是依托學校開展暑期托管服務,都需要進一步解決好定位以及人員、經費等保障問題。
-
揭秘《偉大征程》演出幕后:“鳥巢”軟硬件設施如何保障?
國家體育場有關負責人透露,為圓滿完成演出保障任務,保障團隊連續奮戰百余個日夜。
